月經不調是婦科病的一種,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月經改變,可以表現為月經周期和出血量的異常,主要癥狀為月經血量減少,月經周期縮短,月經來潮時間變長等。臨床上為了便于治療和管理,將月經不調劃分為月經過少、月經過多、月經頻發等,月經不調屬于婦科病的一種。
1、月經量減少:正常的月經量為20-60ml,少于20ml為月經過少。出現月經過少的原因,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合成或者功能下降、卵巢功能減退、子宮內膜受損、子宮內膜粘連等原因所致,患者可以使用雌激素、孕激素,或者使用中藥來進行調理;
2、月經周期縮短:如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,或者黃體功能不足所導致的月經周期縮短,可能與內分泌軸功能紊亂有關。患者可以通過口服避孕藥、孕激素進行治療;
3、月經來潮時間變長:一般情況下,月經來潮時間為3-7天,如果月經來潮時間變長,一般可以通過B超檢查子宮內膜情況進行診斷。如果子宮內膜并未發生病變,可以使用孕激素進行止血治療。如果存在子宮內膜息肉、增生等情況,建議通過手術切除息肉、刮宮等方式進行治療;
4、其他:有些女性在出現月經不調時,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,只是表現為不規則的陰道出血,需要通過常規的婦科檢查發現。如果是更年期女性,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,會導致子宮內膜變薄,也會出現月經不調的情況。
月經不調涉及的疾病范圍較廣,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,醫生會通過患者的癥狀、體征,以及必要輔助檢查,如抽血化驗激素水平等進行綜合判斷,明確是否是婦科病導致的月經不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