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臟超聲檢查常用的切面有3種,即超聲刀切面、彩色多普勒超聲、頻譜多普勒超聲。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,位于腹腔的左上方,呈扁橢圓形,暗紅色、質軟而脆,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。
1、超聲刀切面:超聲刀是超聲診斷脾臟的首選技術,其切面根據脾臟形態分為圓形和橢圓形,當脾臟局部有炎癥、腫脹、腫瘤時,可呈圓形或橢圓形,實質回聲增強。正常的脾臟長軸切面呈三角形或者圓形,邊緣光滑、整齊,脾門呈強回聲帶,偶見脾內結石和鈣化灶等;
2、彩色多普勒超聲: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觀察到脾內血管的分布和走行,在脾臟外傷出血中應用較多,是檢查脾臟結構和血流動力學的重要手段。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脾血管分布分布以脾門為主,邊緣不規則,管壁回聲弱,脾靜脈附著處的低回聲帶較長,腔內血流圖像不佳,但對同側腎臟和腎上腺的血管顯示良好;
3、頻譜多普勒超聲:頻譜多普勒超聲觀察脾門和脾內血管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更為清晰,還可觀察到動脈短絀、門靜脈搏動增強、脾靜脈血流增快和脾淋巴管流速增高等現象;
4、磁共振成像技術:磁共振成像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項新的影像學檢查技術,能夠清晰顯示脾臟形態、大小和內部結構,還能檢測到微小病變,在急性炎癥和腫瘤的早期診斷方面有較大幫助。
此外CT檢查也可觀察到脾臟腫大情況,如果是急性炎癥,可以看到腫脹程度;如果是腫瘤,可以明確是良性還是惡性,但是一般不能顯示腫瘤的全貌,只能檢測出腫瘤的部位和范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