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所致的膜腺水腫、出血及壞死等炎癥性損傷,可伴有胰腺腫脹、胰腺內積液、胰腺周圍積液等。急性胰腺炎患者超聲檢查部位一般為胰腺區域,主要有胰腺、脾臟、膽囊、胃腸道等。
1、胰腺: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后,超聲檢查可見胰腺體積增大,前方可見胃腸道擴張,腹腔內液體積聚,腸管擴張,腹腔積液。急性胰腺炎出現液體滲出期,可見腹腔內積液。少數患者急性胰腺炎后可能會出現感染,超聲檢查還可見胰腺囊腫;
2、脾臟: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后,在炎癥刺激下,脾臟可能會腫大,從而可見脾臟回聲增強。當炎癥消退后,脾臟會逐漸恢復正常,在此期間進行超聲檢查,可能無法觀察到脾臟變大;
3、膽囊:由于膽囊與胰腺相鄰,急性胰腺炎發作后,膽囊可能會腫大,從而導致超聲下可以觀察到膽囊壁增厚、膽囊壁內有低回聲團等表現;
4、胃腸道: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后,如果伴有胃腸道積液,可以觀察到胃腸道積液增多。同時由于急性胰腺炎可導致腸道充血、水腫,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發作期間,可以出現腹瀉、嘔吐等癥狀;
5、其他情況:部分患者還可見于肝臟局部的變化,如肝臟腫大或縮小等,也可見于膽囊結石等。
如果患者發生急性胰腺炎,建議禁食水、胃腸減壓、抑制胰腺分泌、補液等措施治療,同時遵醫囑使用質子泵抑制劑,如奧美拉唑或雷貝拉唑鈉等藥物治療。如果癥狀緩解不明顯或出現并發癥,建議及時進行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