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超聲檢查可以看出部分肝炎,但超聲檢查對肝炎的診斷,主要是從肝臟的大小形態、邊緣、回聲、脾臟、門脈高壓程度,以及纖維化程度等方面,幫助判斷肝臟炎癥活動程度,進而評估肝炎的嚴重程度。
1、大小形態:肝炎患者的肝臟呈現大小不等的腫脹,伴有中度或重度腫脹。如果肝臟腫脹非常嚴重,肝臟會出現彌漫性回聲致密,此時超聲可以顯示出肝臟均勻性腫脹、脾臟輕度腫大,以及門靜脈擴張的情況;
2、邊緣:肝炎患者在超聲下可以看到肝臟表面不光滑,存在散在的結節狀致密影,此時說明炎癥侵犯到肝臟,導致出現肝纖維化、肝硬化的情況;
3、回聲:肝炎患者超聲可以看到肝臟內存在片狀不均勻的回聲,說明存在肝臟彌漫性改變,此時說明肝臟已經出現纖維化改變,進而導致肝臟出現硬化;
4、脾臟:如果超聲檢查時,可以發現脾臟腫大,伴有脾功能亢進、血細胞下降的表現,此時說明炎癥處于活動期,是肝炎的發展階段;
5、門脈高壓程度:如果超聲檢查時,可以發現門靜脈主干擴張,伴有脾大、腹水,此時說明炎癥已經波及到門靜脈主干,導致門靜脈壓力增高,進而出現失代償期的表現;
6、纖維化程度:如果超聲檢查時,可以看到肝臟實質回聲明顯增粗,伴有纖維化的表現,說明已經進入到肝硬化的失代償期。
除上述超聲檢查外,還可以結合其它檢查幫助判斷肝炎,如血常規中的白細胞、中性粒細胞水平,以及凝血功能等。還可以結合臨床表現幫助判斷,如慢性肝炎患者常存在食欲下降、乏力、右上腹不適、皮膚黃染、蜘蛛痣等癥狀。